首页 >  duo

多难兴邦

栏目:duo 查看: 12

多难兴邦的意思,下面是多难兴邦的详情
  • 多难兴邦的拼音:  duō nàn xīng bāng
  • 多难兴邦的注音:  ㄉㄨㄛ ㄋㄢˋ ㄒㄧㄥ ㄅㄤ
  • 多难兴邦的繁体字:  多難興邦
  • 多难兴邦的组合结构:  abcd 主谓式
  • 邦:国家。
    国家多灾多难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,战胜困难,使国家强盛起来。

    出处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四年》:“邻国之难,不可虞也。或多难以固其国,启其疆土;或无难以丧其国,失其守宇。”

    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;指患难能使国家内部团结。

    例子现在这样的局面,我们是有办法对付的,要迎接困难,“多难兴邦”。(《周恩来选集》下卷)

    谜语 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增长 (谜底:多难兴邦)

    故事 春秋时期,楚灵王想称霸于诸侯,就想与诸侯会盟,派椒举前去邀请晋平公参加。晋平公想拒绝,司马侯劝他去,晋平公凭借自己地势险要与战马众多,不怕多灾多难的楚国,司马侯提醒他注意多难兴邦,应该把眼光放远点。

    【释义】

    国家多难,则上下团结奋发,促使邦国更加兴盛。语本《左传・昭公四年》。

    【典源】

    《左传・昭公四年》

    春,王正月,许男如楚,楚子止之;遂止郑伯,复田江南,许男与焉。使椒举如晋求诸侯,(郑、许)二君待之。……晋侯欲勿许。司马侯曰:“不可。……”(公)曰:“晋有三不殆,其何敌之有?国险而多马,齐、楚多难,有是三者,何乡而不济?”对曰:“恃险与马而虞邻国之难,是三殆也。四岳、三涂、阳城、大室、荆山、中南,九州之险也,是不一姓。冀之北土,马之所生,无兴国焉。与马,不可以为固也,从古以然。是以先王修德音以,不闻其险与马也。邻国之难,不可也。或多难以固其国,启其疆土;或无难以丧其国,失其若何虞难?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,至今赖之。晋有里、㔻之难而获文公,是以为盟主。卫、邢无难,敌亦丧之。故人之难,不可虞也。恃此三者,而不修政德,亡于不暇,又何能济?君其许之!纣作淫虐,文王惠和,殷是以陨,周是以兴,夫岂争诸侯?”

    注解

    [1]恃:依赖、依仗。

    [2]险:险要的地势。

    [3]务:尽力从事。

    [4]亨神人:亨神人,指人、神相通;通达人神,可得人和、获天助。亨,通达。

    [5]务:追求。

    [6]虞:料想、猜测。

    [7]守宇:所守的领域。

    【典故】

    据《左传・昭公四年》载,春秋时,楚灵王遣椒举为使,想请晋国协助邀集诸侯参加会盟,晋平公想拒绝,司马侯劝他答应下来,晋平公却说:“我们有险要可守,又有优良的战马可用,齐国和楚国却是多灾多难。握有这三个有利的条件,我们就所向无敌了,没什么好怕的。”司马侯说:“您这样想是很危险的。自古以来,想倚仗险要地势、战马,和邻国的灾难来取胜,是三件危险的事。古代的圣王都是以尽力修养德行和上天交通,没听说他们会专门依恃险要的地势与战马的。而邻国的灾难,也是不可猜测的。也许因为国家多难,反而使国防更为巩固,疆土更为扩大;也许因为国家无难,反而招致灭亡,失掉疆土。所以邻国是否有难,您一定不可任意猜测。”晋平公听了,便答应了楚王的要求。后来“多难兴邦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国家多难,则上下团结奋发,促使邦国更加兴盛。

    【书证】

      01.唐・陆贽〈论叙迁幸之由状〉:“无难失守者,忽万机之重而忘忧畏也;多难兴邦者,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。”

      02.明・卢象升〈请讨贼疏〉:“我皇上御极以来,敬天法祖,勤政恤民,……多难兴邦,殷忧启圣,以其时考之则可矣。”

      03.清・唐甄《潜书・思愤》:“且夫古之人,沮抑志奋,困阨学成。或内宁而启乱,或多难以兴邦。”

    【用法】

    语义国家多难,则上下团结奋发,促使邦国更加兴盛。

    类别用在“乱中定国”的表述上。

    例句

    巴勒斯坦历经艰辛的建国过程,证明了多难兴邦的道理。

    虽然在国际上处处受到打压,但切记多难兴邦,这正是时代在考验我们。

    所谓“多难兴邦”,现在局势动荡,我们应该更加团结一心,共度难关。

    只要全国上下一心,一定可以克服困难,古今中外多见多难兴邦的例子。

    foreign aggressions often awaken a nation from its slumbers and thus help make it strong

    госудáрство растёт в невзгóдах

展开全文
上一组:多事之秋
下一组:多言或中
输入字: